文云顶国际- 云顶赌场- 娱乐城化考察下南洋(组图)
2025-05-28 00:14:36
云顶赌场app,云顶娱乐城,云顶,云顶国际,云顶国际娱乐,云顶赌场,云顶赌场玩法,云顶赌场规则,云顶赌场21点,云顶赌场在线,云顶娱乐场,云顶最新消息,云顶赌场会员卡,云顶娱乐,云顶APP,云顶官网
马来西亚,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,面积33万平方公里。分成东、西两部分,因时间关系,只对西马来西亚做了了解。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,北与泰国接壤,西濒马六甲海峡,东临南中国海,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,海岸线公里。马来西亚全国由十三个州组成,人口2900万,马来族占54.6%、华族占24.6%、印度人7.3%。通用语言为英语、马来语和华语。东西两部都在赤道附近,均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,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,平均温度在26~30℃之间,全年雨量充沛。
马来西亚历史悠久,约在公元初年,马来半岛便有了羯荼、狼牙修、古柔佛等古国。15世纪初,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治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,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。16世纪初,先后遭到葡萄牙、荷兰侵略。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。二次大战期间,被日本占领。到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。1963年,联同新加坡、沙巴及砂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,1965年8月,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独立。追溯其历史,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受印度文明的支配,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的马来西亚;第二阶段是文明的兴盛时期;第三阶段,欧洲殖民势力入侵,葡萄牙、荷兰、英国先后统治马来西亚领土;第四阶段,殖民者大量引入华人和印度人的劳动者,是马来半岛的开发时期。现在的马来西亚共和国,实行君主立宪制,总统为国家最高元首,政府设总理。近几年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,2010年,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87.80亿美元,世界排名36位。其中,华人创造的经济总量占到50%以上。
吉隆坡原意为泥泞河口,于1857年建于鹅麦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。当时,雪兰莪州皇族盛行锡矿开采,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矿工。渐渐地,华人成为带动这里经济发展的主体。在英国殖民者统治马来西亚期间,为了扩大锡矿的开采量,曾委任华人“甲必丹”掌管当地华人的事务,来自大陆广东、福建地区的“卖猪仔”们陆续来到这里。可以说,吉隆坡是靠华人矿工发展起来的。现在华人占吉隆坡总人口的42%。1957年8月31日,马来西亚国旗在“独立广场”升起,一支高100英尺的旗杆,是马来西亚人脱离英国统治,正式宣布独立的象征。独立广场里是举办国家重要活动的场所,周围有英国人统治时期留下来的钟楼、行政中心、皇家俱乐部。
云顶山旅游开发区在距吉隆坡东北约50公里处的鸟鲁卡里山,海拔1772米,这里林木苍翠,花草繁茂,空气清新怡人。山顶云雾环绕,酷似蓬莱仙阁,“云顶”之名由此而来。马来西亚是个禁赌的国家,唯有云顶娱乐城的赌场例外,是亚洲第二大赌场,24小时恭候世界各地的客人。到云顶除了观光就是赌博。赌场的开办人叫林梧桐,来自中国福建,被称作大马赌王。我们几位只为观光不为赌,因此从赌场穿堂而过,来到山顶的“蓬莱仙境”。上山时,还是骄阳四射,此时又是细雨绵绵,云雾好似帷幕,时遮时开,山顶的人文景观如来弹指、八仙对弈、宝塔凌空、神坛映辉,在云雾中风彩多姿。漫步其间,诗兴油然而生,随作《登马来西亚云顶》诗一首:
从云顶山返回吉隆坡。这座首都城市给我的印象是,不算豪华,但有都市的气魄;虽历史悠久,但有现代化的气息。建筑风格多样,民族元素独具,由于受殖民统治时期较长,英国人留下的痕迹较多,东西文化在此交相融合。城中有一座双峰塔,高达451.9米,一度为世界之最。热带雨林气候下,林木枝繁叶茂,百花争奇斗艳,空气新鲜。飞速穿行于街巷的摩托车,成为这个城市一道风景线。这里的人生活水平虽不高,但悠闲自得,知足长乐。马来土著人、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后裔和睦相处。吉隆坡的夜生活充满动感,圣诞前的平安夜,酒吧、娱乐厅,歌舞升平。晚餐后回到房间,远望宾馆对面的双峰塔,又想到风传一时的世界末日谣言,随之写下七律《吉隆坡平安夜》一首:
轻歌曼舞线公里的马来西亚行政中心太子城,从1999年始,马来西亚除国会、国防部、国际贸易部外,首相府并国家各个部委陆续搬迁到这里,目前已形成占地约50平方公里的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。市中心的太子湖,由河水引流而成,城郭四周群山环绕,林木青翠,城中楼群造型各异,马路宽阔,广场上花团锦簇,整个设计理念效法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国家的首府,不求规模大,而求档次高。据说目前全城仅有1.5万人,城市建设水平堪称世界一流。我们在这里停车驻足,相继参观了首相府前广场、太子湖畔大桥、水上寺和植物园。在植物园中,赏罢棕梠、槟榔、菠萝等多种多样的南洋果木,又去观赏橡胶树上挂着的小瓶,看到那洁白的胶乳从皮下不断流入瓶中,方知橡树成胶的工艺流程。大家都对这座小城连连称道,汇总他们的赞誉之词,我在离开太子城前往马六甲的途中,写了一首七律《马来西亚太子城》。
马六甲海峡长900多公里,最宽处270公里,最窄处只有35公里,呈北宽南窄漏斗状,水深约30~45米,古往今来,这里都是一条重要的海运通道。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的古城,现为马六甲州的首府,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,马六甲河穿城而过。该城始建于1403年,曾是马六甲素丹国(满剌加王国)的都城。从16世纪起,曾遭受葡萄牙、荷兰、英国的殖民统治。数百年来,华人、印度人、阿拉伯人、暹罗人及爪哇人相继来到马六甲,经过长期的交融繁衍,从语言、宗教、风俗习惯等方面汇成多元交杂的文化风貌。市内古道,至今保存完好,街道曲折狭窄,屋宇参差多样,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。这里有中国式的住宅、荷兰式的红楼、葡萄牙式的村落。中式房屋的木门上装着传统瑞狮门扣,窗上镶龙嵌凤。居民中,马来人占 50%,华裔占40%,其次是印度后裔和葡萄牙后裔与当地人通婚的后代族群。
沿着马六甲城内的三保街走去,便可看到著名的三保庙,它是为了纪念1405年至1435年间七次下西洋的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而建。郑和曾七次到过马六甲,当时马六甲王国首领也曾25次到中国。1411年,马六甲国王拜里米苏刺偕夫人及540名随员到中国南京进行友好访问,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门设宴欢迎,并赠给他许多珍贵的中国特产。拜里米苏刺在中国住了一年半,临行时,明朝政府特地造一艘大船赠予他。1943年,马六甲国王麻利访问中国,同样受到热情的款待。三保庙四周林木遮天、群芳争艳、清凉宁静。门柱两旁写着一副对联:“五百年前留胜迹,四方界内显英灵”,上有“郑和三保公”横幅。庙内中央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像,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武将的塑像。这座建于1673年的古庙,飞檐翘角,粉墙黛瓦红柱,富含中国传统建筑风格。三保庙后不远处有一小山,名“三保山”,又称“中国山”,相传郑和当年常到此登山散步,远眺海天,后人就在郑和驻足之处修建了一座“三保亭”。
1992年我曾来新加坡考察。当时其国土面积为680平方公里,由于他们不断地填海造田,20年后的今天,国土面积扩大到710平方公里。全国人口531万,其中328万属于新加坡公民,53万人是永久居民。公民中,华人占人口的74.1%,马来人占13.4%,印度人占9.2%,欧亚混血人占3.3%。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中国南方的福建、广东和海南省。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。整个国家划分为五个社区,五个社区设社区理事会,分为87个选区,包括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,形成独特的国家管理模式。
2004年李光耀改任内阁资政,新加坡仿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,设总统,内阁为最高行政机构,由总理及各部首长组成。国会采取一院制,由公民投票产生。司法机构有上下两级法院,另设宗教法庭,处理徒婚姻等特殊问题。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的执政党,工人党为在野党,此外还有人民党、、民主联盟、国民团结党、革新党。1965年7月组建了武装部队,部队总兵力仅有7.16万人,总统为三军统帅,实行义务兵役制,服役期2~3年。
新加坡有汉语、英语、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,自1979年后,政府主导“讲华语运动”,之后,华语成为华裔的母语。在民间,流行的方言有莆田话、粤语、潮州话、客家话、闽南语、福州话、海南话等。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字。公函、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。华裔学生以华语(普通话)为母语。所有新加坡华人都需要学习华语,国内11所特选学校,将华文和英文同时并列为第一语文来授课。初级学院、大专和理工学院实行全日制,各中小学校一般采用半日制,这与中国中小学生早起晚睡,背着沉重的书包形成极大反差。